癌症殺手|28歲OL長良性腫瘤4年後驚變乳癌第3期 醫生揭常吃母親1食物致癌【附乳癌5大症狀】

醫生診症室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6/27 12:02

最後更新: 44 分鐘前

分享:

分享:

28歲OL長良性腫瘤,4年後驚變乳癌第3期,醫生揭常吃母親1食物致癌。

【乳癌/癌症/纖維腺瘤/腫瘤/良性腫瘤/乳房/飲食習慣】乳癌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台灣有一名28歲女子長有良性的纖維腺瘤,未料4年後竟變大且有痛楚,最終就醫檢查確診乳癌第三期。醫生表示,可能與她常吃母親1食物有關。

最新影片推介:

良性腫瘤4年後竟變乳癌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個案,指有一名28歲女子在台灣南部北上工作,工作了3年,因左邊乳房長有纖維腺瘤,而且最近變大及有痛楚,遂在媽媽的陪同下前往就醫,要求切除腫瘤。

該名女子稱,4年前曾經照超音波,醫生指疑似是纖維腺瘤,要定期追蹤病情,不過女子一直沒有追蹤。隨後江坤俊醫生摸她的腋下,感覺「硬綁綁的」,且腋下淋巴結摸起來也腫腫的,最後照超音波發現她罹患乳癌第3期。

對於女兒突然從良性腫瘤變成癌症的情況,媽媽有點難以接受,而且沒有危險因子,也不是家族遺傳等原因。經江醫生追問後得知,原來媽媽很疼惜女兒,自從女兒北上工作後,每個月都會寄補品給她吃,不過女兒表示,每次吃補品的時候都會感到胸部很脹,於是醫生認為可能是補品中含有女性荷爾蒙而導致癌症。

江坤俊醫生指,雖然纖維腺瘤是良性,但據統計,其轉成乳癌的機率是正常乳房組織的1.6至1.8倍,因此如果長有纖維腺瘤,一定要定期追蹤。

更多相關報道:乳癌|48歲女星自揭患乳癌切除右乳保命 即睇乳癌5大高危因素+5大症狀

乳癌5大症狀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乳癌成因暫時成疑,但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高齡首次懷孕、沒有子女、不曾哺乳、更年期後肥胖、缺乏運動及酗酒等,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以下為乳癌的5大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5
+4

自我乳房檢查方法

其實男女檢查乳癌的方法大致相同,只要定期檢查,可以增加及早發現乳癌的機會。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停經後的婦女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女性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點擊圖片放大
+6
+5

4大遠離乳癌建議

台灣余姚市中醫醫院乳房外科中醫師蔡定軍建議,女性可遵循以下4點遠離乳癌:

  •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切勿長期過量飲酒,注意營養均衡,堅持體能鍛煉,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
  • 積極治療:正常細胞發展到腫瘤細胞,都要經歷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幾個過程。根據資料顯示,非典型增生患者患乳腺癌的機會是正常女性的5至18倍。
  • 切勿擅自使用「外源性性荷爾蒙」:雌激素來源可分為 「內源性」及「外源性」,外源性雌激素需要盡量控制攝取量,例如蜂王乳、雪蛤、紫河車(人類胎盤)、高麗參等,尤其要警惕市面上各種來路不清、成分不明的女性保養品、美容養顏補品等,亦要避免使用含化學雌激素成分產品。
  • 提倡母乳餵養:有報告指出,餵哺母乳者癌症風險較未有哺乳者低出約28%,且每延長5個月哺乳期,便可降低約2%癌症風險。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